0535-2122172
 
 
当前位置: 食安城市 » 创城资讯» 正文

逊克县干岔子乡: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增收致富“牛劲”十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02-16 08:19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号  浏览:40 原文:
核心提示:近年来,干岔子乡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抢抓产业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原有肉牛养殖优势,通过“小规模、大群体”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推进肉牛养殖“犇”出一条振兴路。积极探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群众“双增收”的新举措、新模式,肉牛产业已成为全乡畜牧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乡肉牛存栏5320头,存栏出栏数稳中有增。
   近年来,干岔子乡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抢抓产业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原有肉牛养殖优势,通过“小规模、大群体”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推进肉牛养殖“犇”出一条振兴路。积极探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群众“双增收”的新举措、新模式,肉牛产业已成为全乡畜牧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乡肉牛存栏5320头,存栏出栏数稳中有增。
 
  一、汇众智、聚众力,牵好党建引领“牛鼻子”
 
  干岔子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全力推动肉牛产业加快发展,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推动、调度指挥。强化组织保障,夯实“顶层设计”。乡村两级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明确乡村两级成员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工作协同和资源整合。定期召开专班专题调度会议,常态化、持续性调度各村肉牛养殖情况,形成了乡级牵头抓总、村级主抓落实、各战线配合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示范引领,赋能“一线养殖”。村干部、党员按照“1+5+10”模式带动农户养殖肉牛,由1名村干部带动5名党员、1名党员带动10户农户,调动了全村农户的养牛热情。建立“党小组+党员+农户”包保服务机制,聚焦肉牛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市场服务、科研实训、培育防疫、金融服务、种养循环”六大体系开展志愿服务。强化技术指导,筑牢“发展根基”。通过“支部联建、产业联带、信息联通、技术联享”模式,带动全乡8个行政村、3家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98户农户发展肉牛产业。村干部、党员中的“牛专家”与家庭农场、小散户“一对一”结对联系服务,帮助家庭农场、小散户解决肉牛购买市场差价大、饲养管护技术不精准、疫病防疫不科学等问题,切实增强了群众发展信心。
 
  二、搭桥梁、促交流,多方助力破解“牛难题”
 
  “畜”势而上“牧”牛事。面对肉牛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养殖经营主体效益不佳、发展信心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乡党委、政府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通小农户对接渠道破解产业难题。“金融+”破解“养牛钱哪里来”。加强政银户有效对接,积极落实畜牧政策贷款,全乡累计发放肉牛养殖贷款185万元。对接保险机构开发创新肉牛养殖保险品种,推出“即保即贷”“保险质押增信”等惠农保险产品,保驾护航畜牧产业发展,全乡预计可参保肉牛0.4万头,保险总额可达200万元。“农户+”破解“肉牛谁来养”。加大肉牛产业惠农政策宣传,全乡畜牧工作人员下沉到村、到户讲解畜牧扶持政策,调动农户肉牛养殖的积极性,实现从“不敢养”到“主动养”转变,确保群众养得起、养得好、能致富,全乡现有肉牛养殖户198户,占全乡常住农户总户数的16.7%。“服务+”破解“不会养怎么办”。严格落实“政府保密度,畜牧保质量”要求,扎实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实技能应用提标准,坚持依靠科技提高标准化养殖技术水平,肉牛养殖到哪里技术指导培训就覆盖到哪里,打通科技服务肉牛养殖入户“最后一厘米”。肉牛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大牲畜死亡率保持在1.5%以内。
 
  三、搭舞台、展风采,整合资源奔向“牛日子”
 
  充分发挥政府正向引导作用,建设基地、培育主体、打造品牌,把肉牛产业的各要素、各环节串起来,让更多农民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内培外引,达规提质”。做强做大规模养殖场,坚持“外引+内繁”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肉牛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发展。截至目前,全乡建有肉牛养殖示范场3个,肉牛存栏累计5320头。“全面推动,能养尽养”。坚持“提高品质、增加总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原则,把河西村、河东村、胜利村、兴隆村作为肉牛产业的重点区域发展,推广散养户繁育、规模化养殖企业育肥模式,带动了千家万户从事养殖业,形成区域性规模饲养的优势产业带。“培社壮村,社农联农”。建立“集体+养殖户”“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畜牧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变,积极鼓励引导村民将劳动力不足和缺乏养殖技术的托养到畜牧养殖合作社,统一进行规模养殖、经营、销售,在选址、选种、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扶指导,带动村民通过分红、转移就业“双增收”,全乡养殖户人均纯收入可达2.8万元左右。
 
  下一步,干岔子乡将聚焦肉牛产业集群化发展目标,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做好要素保障,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大力发展“牛”产业,着力壮大“牛”经济,奋力推进肉牛全产业链逐步成型,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为全省畜牧养殖业大发展、快发展贡献干岔子力量。
 
[ 食安城市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推荐图文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