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2122172
 
 
当前位置: 食安城市 » 创城资讯» 正文

五大连池市:深耕寒水沃泽 奏响冷水鱼产业奋进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02-16 08:00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号  浏览:36 原文:
核心提示:五大连池市水域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水域总面积37万亩,宜渔水面达25万亩,养殖面积19.8万亩,其中山口湖独占12.6万亩,产量逼近千吨,202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攀升至4686吨。多年来,五大连池市始终秉持科学谋划、健康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北方冷水鱼绿色发展示范区,现已初见成效。
  五大连池市水域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水域总面积37万亩,宜渔水面达25万亩,养殖面积19.8万亩,其中山口湖独占12.6万亩,产量逼近千吨,202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攀升至4686吨。多年来,五大连池市始终秉持科学谋划、健康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北方冷水鱼绿色发展示范区,现已初见成效。
 
  一、科技赋能,为渔业发展注入“智慧芯”。坚持将提升技术能力作为提高渔业产量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紧盯春放准备、养殖、越冬管理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方式,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服务,稳步提升农户渔业养殖技术。强化示范引领,举办各类渔业养殖现场会4起,引进并成功示范3个养殖新品种,渔业科技含量大幅提高。注重发展生态养殖和科学管理,全力打造大水面生态养殖模式,自2019年以来,从吉林四平市、辽宁普兰店、开源三地引进37亿池沼公鱼卵,经过几年来不断探索养殖,现已完全掌握了池沼公鱼养殖技术,年产量不断增长,2024年池沼公鱼产量达157吨,产值达300万元。
 
  二、生态领航,为渔业发展锻造“金招牌”。优质品牌源于卓越品质,五大连池市始终将质量保障作为重中之重,市水产总站在每年投放的鱼苗、鱼种时,跟进协助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开展投放工作,杜绝鱼病病源入水,尤其是严格把控山口湖水库鱼苗、鱼种质量,山口湖鱼从未发生过鱼病。将改善湖泊水质作为提高鱼类品质关键,持续加强投喂饲料管理,确保没有任何添加剂成分进入水体。同时,对山口湖岸边可能造成污染的建筑和养殖业进行拆除,继二龙山林场场部整体后移全部完工之后,今年又把距水面较近的渔业公司生活区包括食堂、宿舍、库房、办公室等全部拆除,山口湖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打造五大连池水产品牌建设,山口湖鑫生牌水产品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产品认证,山口湖鑫生牌水产品曾被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京特供备用水产品,“鑫生”牌水产品销往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等全省8个市县,销售形势良好,打响了五大连池“矿泉鱼”品牌。
 
  三、规划谋篇,为渔业发展勾勒“新蓝图”。五大连池市将打造好水、好鱼、好牌、好价、好效的“五好渔业”作为产业发展方向,打造特色冷水鱼产业,精心规划四大功能区。一是核心引领区。以山口湖为核心,利用山口湖的优良水资源和地理环境,建设冷水鱼暂养基地,重点养殖黑斑狗鱼、虹鳟鱼、细鳞鱼等冷水鱼,全力把山口湖打造为北方冷水鱼养殖示范场。同时,积极同北鱼渔业集团开展合作,提高山口湖水产品产量。二是商品鱼养殖区。确定山口水库、二龙山跃进水库、襄河水库等33座水库为养殖区,确定双泉镇、和平镇、团结镇、建设乡作为池塘养殖核心区,以冷水鱼为主,套养鲢、鳙。在巩固和稳定现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开展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老旧池塘改造、渔业机械设备购置等,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三是稻渔综合种养区。重点在双泉镇、和平镇、团结镇、建设乡进行规划,投放泥鳅、鲤鱼、河蟹等,开展“鱼-稻”“蟹-稻”等综合种养,建设“渔-稻”综合种养殖基地,力争到2030年,实现养殖面积2500亩。四是休闲渔业区。开设特色涉鱼精品旅游线路,建设观光平台,形成以“品矿泉鱼”、山口休闲垂钓、渔家乐休闲体验为特点的精品都市渔业休闲区,展现五大连池特色风韵。冬季则打造以五大连池风景区三池子和山口湖的冬捕、冬钓为亮点的冰雪渔业休闲区,全方位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下一步,五大连池市将密切关注全省冷水渔业发展新动态,结合《黑龙江省冷水渔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发展规划和重点任务,依据五大连池市的水域环境与市场需求,加快推动冷水渔业发展,提升优质水产品供应能力,开创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食安城市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推荐图文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