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2122172
 
 
当前位置: 食安城市 » 创城资讯» 正文

生乳、灭菌乳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酸度调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07-03 08:49 来源:食品伙伴网 原文:
核心提示:2025年05月13日,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散装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第1号修改单等2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乳及乳制品相关标准3项:《生乳》第2号修改单、《灭菌乳》第2号修改单、《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025年06月14日。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灭菌乳(GB 25190-2010)》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对羊乳酸度指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2025年05月13日,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散装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第1号修改单等2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乳及乳制品相关标准3项:《生乳》第2号修改单、《灭菌乳》第2号修改单、《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第1号修改单。
 
  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025年06月14日。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灭菌乳(GB 25190-2010)》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对羊乳酸度指标要求进行了调整。在3月16日对生牛乳的酸度调整已正式发布实施。
 
  01

  标准修改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301-2010)于2010年3月26日发布,2010年6月1日实施。标准中表2理化指标规定的生羊乳酸度为6oT~13oT,检验方法为GB5413.34。为适应我国奶畜养殖和乳制品工业现代化发展状况,促进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修订将山羊乳酸度要求由6oT~13oT改为8oT~20oT。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GB 25190-2010)于2010年3月26日发布,2010年12月1日实施。标准中表2理化指标规定的牛乳酸度为12oT~18oT,羊乳酸度为6oT~13oT,检验方法为GB5413.34。此次修订将牛乳酸度要求由12oT~18oT改为10oT~18oT,明确山羊乳酸度由6oT~13oT调整为8oT~20oT。
 
  02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生乳修改事项:
 
  灭菌乳修改事项:
 
  03

  主要修改依据或理由
 
  1、生乳酸度与奶畜品种、季节、地域、养殖及储运条件等诸多因素相关。随着我国山羊乳产业的不断发展,羊奶畜养殖水平提高,现行标准酸度指标要求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结合行业数据情况,此次修订明确为山羊乳酸度要求由6oT~13oT改为8oT~20oT。
 
  2、GB 19301--2010中引用的酸度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GB 5413.34-2010)已修订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5009.239-2016)。此次修改对检验方法的引用进行了更新。
 
  3.根据行业数据情况,结合与2025年3月发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301一2010)第1号修改单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第2号修改单中牛乳和山羊乳酸度范围保证协调一致,此次修订将灭菌乳中牛乳酸度要求由12oT~18oT改为10oT~18oT,山羊乳酸度由6oT~13oT调整为8oT~20oT。
 
  04

  目前生牛乳的酸度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301-2010)第1号修改单现已批准实施,标准中表2理化指标规定的生牛乳酸度要求由12oT~18oT改为10oT~18oT,并删除了“仅适用于荷斯坦奶牛”的脚注。因此此次修改的灭菌乳牛乳酸度与之呼应。
 
  小贴士
 
  牛奶总酸度包括固有酸度和发酵酸度。
 
  固有酸度是指刚挤出新鲜牛奶的酸度,主要来源于牛奶中酪蛋白、白蛋白、磷酸盐、柠檬酸盐及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生牛乳的pH值一般在6.5-6.7之间,滴定酸度为16oT~18oT,其中3oT~4oT来源于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和白蛋白),2oT来源于CO2,磷酸盐和柠檬酸盐所提供的酸度占比最高(10oT~12oT)。如以乳酸表示,则牛奶酸度为0.15%~0.17%,其中CO2占0.01%~0.02%,酪蛋白占0.05% ~0.08%,柠檬酸盐0.01%,白蛋白占0.01%,磷酸盐占其余部分。
 
  发酵酸度是指牛奶存放过程中,由于牛奶水分含量高,且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营养成分,如储存不当会导致细菌增殖,乳糖等营养物质被分解,产生酸性物质所引起的那部分酸度。
 
  发酵酸度是由于牛奶存放过程中,微生物分解乳糖等营养物质产生酸性物质所致。养殖及储运条件的改善使得发酵酸度增加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自然酸度的影响相对更为突出,且自然酸度本身存在一定的下限范围,这也是将酸度调整的原因之一。
 
  作者:食品伙伴网,DX,检测服务事业部乳品组原创文章
 
[ 食安城市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推荐图文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