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新学期即将开始,当前中山市仍处于高温高湿天气,食物易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风险较高。
为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以下食品安全风险提醒
01
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管理要点
(一)主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陪餐制度,配齐配足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结合实际制定风险隐患清单并动态调整,推进“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常态化运行。对承包经营或委托管理的学校食堂,实行“双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制度,确保校方责任不缺位。
(二)场所与设备管理。开学前需对操作加工间、用餐场所,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桌椅、门窗把手等区域进行深度清洁消毒,重点清理卫生死角。对食品加工、冷藏冷冻、备餐、留样、消毒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维护保养,确保“三防”(防鼠、防虫、防尘)设施齐全且运行正常。
(三)库存食材清理。全面清查上学期留存食材,及时销毁超过保质期或感官异常(如腐烂、霉变)的食品原料,重点检查米、面、油、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食材,以及冷冻冷藏食材的贮藏温度和保质期。
(四)人员健康管理。从业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落实晨检制度并做好记录,严防带病上岗。加强个人卫生管理,穿戴清洁工作衣帽,专间操作人员需佩戴口罩。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岗前培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五)进货查验管理。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通过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原料,查验供应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及标签标识,确保来源可溯、去向可追。散装食品需标明名称、生产日期、使用期限等信息,避免采购“三无”食品及过期变质原料。
(六)加工过程管控。规范加工操作流程,落实生熟分开、烧熟煮透要求,防止交叉污染。严禁加工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禁用五指毛桃等中药材煮汤。按要求储存和加工湿米粉,严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七)食品留样制度。每餐供应的食品需留样不少于200克,保存于专用留样冰箱(0℃~8℃)中48小时以上,并做好留样记录,以备追溯查验。
02
季节性风险防范提示
(一)台风及极端天气应对。近期台风天气频发,强降雨可能导致积水内涝,滋生病菌。学校及校外供餐单位需及时检查食材是否受污水浸泡污染,清理受潮变质食品,严禁使用受污染原料加工餐食。餐饮单位应避免加工生食海产品等生冷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
(二)高温湿热环境管理。当前天气高温湿热,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需加强食材贮存管理,冷藏食品温度控制在0℃~8℃,冷冻食品温度低于-12℃。餐具消毒需符合规范要求,使用化学消毒剂时按说明书操作,热风循环消毒柜、洗碗机等设备需保证餐用具摆放松散,确保消毒效果。
03
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一)日常饮食要均衡。注重营养搭配,平衡膳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尽量少食或不食以油炸、烧烤等方式烹饪的食物,做到低油低盐低糖。
(二)选用食材需谨慎。不加工食用发芽发青土豆、四季豆、野生蘑菇、野菜、过期湿米粉等易引起身体不适的食品,不食用鱼、肉、蛋、乳等未烧熟煮透的食品,避免引发食物中毒。
(三)外出就餐要留心。在外就餐时,应选择持有有效证照、环境卫生好、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前要注意检查食物感官性状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就餐后索取发票等凭证。
(四)饮食卫生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在公共场所与公用物品和部位接触。
(五)文明餐桌要践行。做“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的实践者和推行者。适量点餐,选择“小份菜”“半份菜”,避免铺张浪费;珍惜粮食,养成按需取餐、公筷公勺的健康就餐习惯。
04
食品安全应急事件处置与监督举报
(一)完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保留可疑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并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二)疑似中毒处理。师生若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就医并保留消费小票、就诊记录、检验报告等证据,同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学校、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需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落实食品安全措施,共同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