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俄罗斯与挪威尚未就巴伦支海大西洋真鳕配额达成协议,业内保守预测,2025年配额进一步下调22%左右,总数仅有25万吨;其中挪威13.1万吨,减少25%;俄罗斯11.9万吨,减少21%。冰岛成为大西洋真鳕最大供应国,但配额也下调4%至20.4万吨。
只有格陵兰和北美配额有所增加,全球大西洋真鳕供应量整体下降10%至64万吨。
巴伦支海黑线鳕配额预计将提升13%至14.2万吨,其中挪威8万吨,俄罗斯6.2万吨。冰岛和英国黑线鳕配额也有所增多,2026年全球配额增长8%左右。
绿青鳕配额继续下调,其中挪威配额削减7,000吨至173,000吨,全球配额从31.2万吨下调至30万吨。大西洋红鱼配额仍然在16.8万吨。
论坛预测,2026年美国阿拉斯加狭鳕和太平洋真鳕配额也将下调,美国狭鳕配额下降10万吨至130万吨,全球配额减少至约359.4万吨。太平洋真鳕配额下降1.4万吨至14.8万吨。
另外,论坛还预测,2026年俄罗斯狭鳕配额在206万吨左右,太平洋真鳕配额约10万吨,与2025年持平。俄罗斯狭鳕供应量预计占全球总数的57%。
论坛预测,2026年全球无须鳕产量将增长2.1万吨至105.3万吨,新西兰、阿根廷和智利产量将有所提升,纳米比亚产量预计将有所下降。
此外,论坛还预测了2026年养殖白鱼产量,其中越南巴沙鱼产量增长4万吨,印尼与埃及罗非鱼产量显著增长,而中国罗非鱼产量增速明显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