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表现强劲
4月为单月峰值
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第20周),秘鲁鱿鱼累计出口36,369吨,出口总额超过6100万美元。其中,4月为单月出口峰值,达15,438吨;5月与3月分别为12,131吨与4,146吨;而年初1月出口量为1,356吨。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与欧盟国家,表明秘鲁鱿鱼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禁捕令启动
工厂等待渔船回港
尽管上半年产量和出口同步增长,自6月30日零时起,秘鲁全国范围启动鱿鱼禁捕令。据估算,约有15,000名手工渔民受此影响,被迫转向捕捞其他近海鱼种如鲭鱼和鲣鱼。预计本轮禁捕将持续2至3个月,旨在为资源恢复留出缓冲窗口,同时也为船只检修和基础设施维护提供时间。
在禁捕启动前持有效出航许可的船只仍可正常卸货。因此,本周秘鲁多地工厂正密切等待船只靠港。市场报价方面,目前仅少数小型加工厂报出价格,报价区间普遍偏高,大型工厂多持观望态度,市场报价透明度较低。
外国船只减少干扰
生态压力趋缓
Alzamora还指出,过去一年部分外国船只(主要为中国籍)在秘鲁周边海域的活跃度对本地资源产生一定压力。但今年这些船只被限制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外作业,短期内有利于缓解资源竞争,提升本地渔业控制力。
部门突击检查码头
督促规范作业
为确保禁捕政策落实,秘鲁生产部副部长、国家渔业卫生局及FONDEPES代表团近期突击检查了阿雷基帕地区多个重要渔港,包括洛马斯、查拉、阿蒂科与拉普兰查达。代表团实地评估了渔民作业情况和港口基础设施,强调需强化冷链建设、规范作业流程与提升卫生条件。副部长巴里恩托斯明确指出:
“资源的可持续性取决于负责任的管理,我们不能将当下的数量视作资源充裕的象征。”
与此同时,检查团队还要求加快建设制冰厂、升级排污系统,以保障水产加工链的安全与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