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科学评估全市食品安全形势,10月23日,市食安办组织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会商及形势分析会。市食安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洪坤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业务工作负责人,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食品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会上,市食安办组织学习了国务院食安委《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精神,部署了相关工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了2025年前三季度抽检监测、日常监管情况,指出了主要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分析评估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提出工作措施建议。从各部门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结果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风险基本可控。
沈洪坤强调四点意见:
一要全面梳理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对照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开展自查自评,梳理工作亮点与薄弱环节,要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做好年度考核迎检准备,确保各项指标达标。同时要积极谋划2026年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推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要强化问题排查。要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执法办案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查找问题。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分析,提高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共性问题、重大问题、制度性问题,要举一反三开展专项治理;对于个性问题,市级层面要加强帮扶、督促整改,确保问题解决形成闭环。
三要加强部门协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对照新的监管要求,落实部门职责,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共享信息,拿出更严更实的举措,坚决扛起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的政治担当,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四要构建共治格局。要创新科普宣传形式,让群众直观感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相关经营主体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吹哨人”作用,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持续推动构建社会共建共治格局。
供 稿 | 食安协调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