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2122172
 
 
当前位置: 食安城市 » 创城资讯» 正文

生抽、老抽、味极鲜……酱油到底要买几瓶才够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10-26 13:50 来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号 原文:
核心提示:生抽提鲜,老抽上色,但你真的了解它们的区别吗?从“头抽”到“三抽”,一瓶酱油里的门道可不少。搞懂酿造工艺、挑选技巧,从此买酱油不再纠结~
   生抽提鲜,老抽上色,但你真的了解它们的区别吗?从“头抽”到“三抽”,一瓶酱油里的门道可不少。搞懂酿造工艺、挑选技巧,从此买酱油不再纠结~
  
  酱油的制造
  
  酱油是一种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豆饼、豆粕)、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核苷酸和有机酸等物质,因此也成为日常烹饪中提鲜增味的万能选手。
  
  《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按照发酵工艺的不同,将酿造酱油分为高盐稀态酿造酱油和低盐固态酿造酱油。
  
  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以大豆和/ 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为原料,经蒸煮、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直接进行稀态发酵。
  
  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以脱脂大豆及麦麸为原料, 经蒸煮、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固态酱酪,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相较而言,高盐稀态酿造酱油的发酵周期长,味道上也更加醇厚、丰富。
  
  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听到“头抽”“老抽”“生抽”酱油的说法。“抽”其实源自酱油酿造中的工艺术语,指的是在发酵过程中分批从发酵缸中抽提酱油:第一次提取的是“头油”(头抽),风味最佳;后续加入盐水继续发酵后再取出的则称为“二油”“三油”。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酿造工艺规程中的提取液(二油、三油)环节
  
  生抽是将头油、二油、三油的酱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颜色较浅,味道相对淡。老抽则是在生抽的基础上加入焦糖色后浓缩而成,多用于烹调中上色和增香。
  
  除了常见的老抽和生抽,市面上还有很多名字听起来不太一样的酱油产品,比如味极鲜、蒸鱼豉油、草菇老抽等。它们本质上仍是酱油,只是在基础酱油的基础上,侧重点有所不同。如草菇老抽是在老抽中加入草菇汁,带有独特的菌菇香气;味极鲜属于生抽的一种,通常加入呈味核苷酸等增鲜调味料,鲜味更突出;而蒸鱼豉油则以生抽为基础,辅以糖、酵母提取物、增味剂等,口感柔和,适合清蒸鱼等料理使用。
  
  图片酱油的分级
  
  一般来说,酱油中氨基酸含量越高,说明蛋白质分解得越充分,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也更丰富。标准中的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其含量可以间接反映氨基酸的多少,因此常被用作衡量酱油品质的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通常意味着酱油越鲜、质量越好。
  
  《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将酱油产品按质量等级分为4级。其中,特级酱油产品100ml应含有氨基酸态氮≥0.8g。
  
  GB/T 18186-2000还要求产品标签上应标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质量等级、用于“佐餐和/或烹调”。
  
  选购酱油时,可以摇晃瓶身进行泡沫:优质酱油会产生细小、均匀且不易迅速消散的泡沫。这种泡沫状态与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密切相关,含量越高,泡沫越细腻、持久。
  
  祛魅“零添加”
  
  随着健康观念的提升,不少消费者在选购酱油时倾向选择“无添加”“零添加”等标识的产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食品标签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并设有两年过渡期。其不得使用的同义语还有“未添加”“零添加”“无添加”等等。
  
  这是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以为“添加”就意味着不健康。实际上,合规使用的添加剂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与其单纯看产品包装,我们不妨更关注产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添加剂相对较少,含盐量较低的产品,这样更贴近健康饮食的实际需求。
  
  某品牌薄盐款酱油的含盐量比其常规款酱油低
  
  来源:市质标院
 
[ 食安城市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推荐图文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