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2122172
 
 
当前位置: 食安城市 » 创城资讯» 正文

上海“虾仁炒饭事件”的绿捷非法中标86个校园餐项目,是怎么做到的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11-16 08:32 来源:冻品攻略微信号 原文:
核心提示:绿捷事件这段时间闹得不小,好在上海官方给出了调查结论,但很多家长心里的那个最关键的问题,其实一直没人说——绿捷怎么能连续中下这么多校园餐项目?
   绿捷事件这段时间闹得不小,好在上海官方给出了调查结论,但很多家长心里的那个最关键的问题,其实一直没人说——绿捷怎么能连续中下这么多校园餐项目?
 
  光靠“运气好”“实力强”,显然解释不了 86 个。要知道,校园餐可是块大蛋糕,客源稳、量还大,哪家公司不想做?按道理讲,只要是有资质的企业,都应该挤破头去投标。
 
  可实际情况却让人发懵:不少项目里,投标的就三家公司——绿捷加两家“陪着来一下”的。外头的企业倒不是不会写标书,也不是不想挣钱,而是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判断:“这项目八成已经有人定好了,我们去了也是跑一趟,浪费时间。”也就是说,大家不是“不想投”,是“不敢投”“没必要投”。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绿捷需要自己找人来“陪标”。表面上是三家竞标,实际上像是剧本里安排好的角色,一个唱主,一个站台。
 
  通报里提到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绿捷有人找招标代理公司,有人找陪标公司,流程走得顺得很,看着一点都不像临时起意,更像习惯成自然。
 
  从结果看,绿捷确实有能力、也有规模,但要连续拿下这么多学校、这么多项目,光靠“能力”显然不够。真正让家长揪心的不是绿捷,而是流程本身——当所有人默认这是“固定剧本”,那公平竞争就成了摆设。
 
  校园餐,本该是最需要透明和严格的地方,毕竟吃的是孩子们的每日三餐。流程一松,后面就有空子可钻;空子一旦形成套路,坏事就不难发生了。
 
  绿捷现在已经被查了,该处理的也在处理。但家长们更关心的是:以后怎么办?还会不会再出现“别的捷”?是不是每个项目都能让企业堂堂正正地拼实力,而不是比关系?
 
  讲到底,校园餐应该回到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哪家公司做得好、做得稳、做得干净,就让谁来做。招标流程必须公开透明,不能再给任何人留操作空间。
 
  绿捷事件确实添了堵,但也算是一个契机——把不透明的地方亮一亮,把不规范的地方改一改,把原本应该严密的制度重新扎紧。
 
  孩子的饭,没道理让家长担心。希望这次,真能把这条链条理顺。
 
  
 
[ 食安城市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推荐图文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