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1月1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1月大豆期约报收11.24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涨0.67%;11月船期1号黄大豆在美湾的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1.9963美元,上涨0.92%。12月豆粕报收每短吨324.6美元,上涨2.37%;12月豆油报收每磅50.49美分,上涨1.63%;泛欧交易所2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79.75欧元/吨,上涨0.3%;加拿大1月油菜籽报收647.5加元/吨,上涨1.1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35美元/吨(含33%出口税),上涨0.9%。ICE美元指数报收99.199点,比一周前下跌0.27%。
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周五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缺失,美国农业部本月报告的部分数据沿用旧值。2024/25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下调至3.16亿蒲;2025/26年度大豆单产下调0.5蒲至53蒲/英亩,大豆产量也调低至42.53亿蒲,低于市场预期。更为引人注目的本月连续第四个月下调美国大豆出口,降至16.35亿蒲;由于期初库存下调,期末库存也下调0.1亿蒲至2.90亿蒲,库存用量比降至6.74%,为三年低点,体现美国供应结构性偏紧。美国农业部将美国大豆农场均价上调50美分至10.50美元/蒲。虽然大豆供需数据中性偏多,但因出口意外下调,市场反应偏空。
本月将美国豆油出口调高2亿磅,库存调低0.1亿磅。市场关注白宫在生物燃料强制掺混政策中的取向,这将决定未来数月豆油需求能否扭转颓势。
从出口销售来看,周五美国农业部补发的政府停摆期间的单日出口销售数据显示,美国大豆销售量合计达134.8万吨,其中包含对中国销售的33.2万吨,这一数量远不足以扭转市场对中国采购意愿偏弱的担忧。尽管白宫称中国将在11月和12月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但是过去10天中国买家继续缺席美国市场。中国需求能否显著提高,成为本轮反弹行情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随着出口窗口收紧、巴西新作明年初将要收获上市,对美国出口构成压力。
在南美,巴西政府预测机构CONAB周四基本维持2025/2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估1.776亿吨不变。尽管马托格罗索与戈亚斯部分地区干旱导致早期播种推进缓慢,但是气象机构预测未来降雨改善,限制了市场对南美产量的担忧。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落后,当前播种完成率12.9%,低于五年均值,但尚处可追赶时段。总体来看,南美天气依然缺乏重大威胁,市场缺乏明确炒作题材。
就下周行情而言,市场将关注周一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发布的10月份大豆压榨数据,若如预期那样创下历史纪录,将强化美国供应偏紧预期。与此同时,中国采购动态也是大豆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若无新增大单,美豆上行空间将会受限。南美天气也构成主要不确定性。一旦出现持续干旱,将迅速推高风险溢价。
总体而言,大豆上涨动力有所减弱。后续能否持续上涨,将取决于对华出口是否实质改善以及南美天气是否转为不利。
以下是过去一周大豆市场的要闻摘要。
USDA供需报告分析:美国大豆产量高于市场预期
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的1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5/2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估值从9月份的43.01亿蒲调低到42.53亿蒲,也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42.66亿蒲,比上一年度减少2.8%。大豆单产为53.0蒲/英亩,低于9月份报告的53.5蒲/英亩,但高市场平均预期的53.1蒲/英亩,比上年增加4.5%。
本月预测美国大豆出口为16.35亿蒲,较9月份预测调低5000万蒲;压榨预估不变,仍为25.55亿蒲,同比增加4.5%;期末库存预计为2.90亿蒲,低于9月份预测的3.00亿蒲,也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04亿蒲,比上年减少8.2%。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农场年度均价上调0.50美元至每蒲10.50美元。
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库存用量比降至6.74%的三年新低,9月份预测为6.9%,2024/25年度为7.13%,10年均值为9.1%。本月将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年度均价上调0.50美元至10.50美元/蒲,高于上年的10.00美元/蒲。
USDA供需报告分析: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下调约400万吨至4.2175亿吨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4.2175亿吨,较9月份的预测调低410万吨,比上年减少1.3%,主要反映了美国的产量下调。
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下调200万吨至1.2199亿吨,同比减少1.1%;库存用量比预计为20%,略低于9月份预测的20.27%,也低于上一年度的20.62%。
美国农业部本月将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上调21万吨至5111万吨,巴西大豆产量上调250万吨至1.715亿吨。巴拉圭大豆产量不变,为1020万吨。
美国农业部维持2025/26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估不变,仍为1.12亿吨,比上年的1.08亿吨增加3.7%。
USDA供需报告分析:2025/26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进一步上调,创下历史最高
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将2025/26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估调高180万吨,达到9227万吨,比上年增加7.3%。全球油菜籽贸易预计为1750万吨,较9月份上调30万吨,但比上年减少12%。全球压榨量预估上调74万吨至8624万吨,同比增加2.4%。全球期末库存预估略微下调到1134万吨,同比增加15.4%。2025/26年度全球油菜籽库存用量比预计为10.9%,高于9月预测的10.63%,也高于上年的9.4%。
巴西大豆播种完成58%;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周一发布的作物进展报告称,截止2025年11月9日,巴西2025/26年度大豆播种进度为58.4%,高于一周前的47.1%,也高于五年同期均值57.0%,但低于去年同期的66.1%。
CONAB本周发布本年度第二次调查,预计2025/2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776亿吨,与上月预测持平,比上年增长3.6%。
CONAB表示,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降雨量不尽如人意。而在头号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由于10月份天气不稳定,作物播种并未在理想条件下进行。10月初播种的部分大豆作物受到缺水影响,导致每公顷作物密度降低,初期出苗率下降。
CONAB警告气候因素对大豆初期生长发育可能造成不利影响。CONAB表示将持续关注产区的天气状况,包括帕拉纳州的极端天气事件、马托索州不规律的降雨以及戈亚斯州降雨延迟等情况,以便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提高有关作物信息的质量。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阿根廷大豆播种落后于上年同期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阿根廷2025/26年度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12.9%,落后于上年同期的20.1%。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本周维持阿根廷2025/26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不变,仍为4700万吨。气象预报显示,未来几周阿根廷气温将出现波动,降雨量将会减少,潘帕斯草原沿线将趋于干燥,有利于玉米和大豆播种。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周四表示拉尼娜现象预计将持续到北半球冬季,很可能在1月至3月期间过渡到ENSO中性状态。该中心补充道,预计拉尼娜现象将保持较弱状态。较弱的拉尼娜现象不太可能对冬季造成传统意义上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