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联合西南民族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以及德国波恩大学开展联合研究,通过测定生长性能、健康水平、肉品质等指标,综合评估了膨化油菜秸秆在育肥期绵羊上的饲用效果,为合理利用秸秆类非常规饲料降低反刍动物养殖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转化动物科学(Translational Animal Science)》杂志上。
油菜作为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芸苔属( Brassica )的成员,是世界第三大油料作物,我国油菜秸秆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0%,然而目前我国油菜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率仅为13.46%,大量秸秆被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膨化处理可降低油菜秸秆中抗营养因子——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本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使用膨化油菜秸秆替代花生秧(肉羊育肥常用的优质粗饲料)对育肥肉羊生长性能、表观营养物质消化率、能量代谢等表表型指标无不利影响,且增加了背最长肌样品中蛋氨酸、肉豆蔻酸(C14:1)和十七碳烯酸(C17:1)的浓度,降低了反式亚油酸(C18:2n6t)和γ-亚麻酸(C18:3n6)的浓度,对羊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该研究得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tas/txaf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