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83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赵红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新式茶饮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我部职能的部分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
2021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农业农村部归口管理的茶产业相关国家标准132项、行业标准66项,覆盖产地环境、茶园建设、生产加工、贮运包装等全链条,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指标科学、协调配套的茶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指导。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茶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围绕区位优势和产品功能,加大对品质评价相关标准的研究,为茶饮行业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原料产品。
二、关于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农业农村部将茶叶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重要品种,每年组织开展监测,并要求主产省份纳入省级监测范围。从结果来看,我国茶叶监测合格率2024年为99.2%,质量安全有保障。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管理,指导督促茶叶产区基层监管员对茶叶种植户开展日常巡查、培训指导、上市速测等工作,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同时,对包括茶鲜叶在内的6类农产品全面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督促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健全日常监测机制,做好部省监测统筹,扩大茶叶监测覆盖面,并持续指导基层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高效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强化上市前速测把关,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确保茶饮原料产品质量安全。
三、关于发展订单农业
2025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分类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工作方案》,明确强化联农带农等重点任务,引导农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据统计,目前全国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自建生产基地1.7亿亩,其中包括国家重点龙头茶业企业110多家。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引导茶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
四、关于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十四五”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中部署了“茶叶智能化加工及茶制品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支持相关科研院校开展茶制品智能化加工、高值化应用和数字化管控等关键技术研究。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茶叶)技术体系中,设置茶饮料与食品加工、营养品质评价、加工品质调控、功能成分利用、质量检测与安全等相关岗位,聘请相关科研院校专家为岗位科学家,支持开展技术攻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加快研发进度,积极推动项目成果示范推广,为茶饮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五、关于人才培养
2024年,农业农村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举办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设置茶叶加工工、农机驾驶操作员、农业经理人等6个赛项,其中茶叶加工工赛项全国约有700名茶叶加工技能人才参赛、63名选手进入决赛、50名选手获奖。同时,成功推动第五届大赛茶叶加工工赛项第一名选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用好技能竞赛平台,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挖掘培养技术能手,激励更多包括茶叶加工工在内的农业农村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
六、关于品牌建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推动建立农业品牌目录体系,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培育了一批产业优势领先、市场空间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精品品牌。目前,已将226个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培育计划,包括英德红茶、安化黑茶、来凤藤茶等18个茶叶品牌。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重点在渠道对接、媒体宣展、金融服务、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提高我国茶叶品牌的影响力。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010-59191838
农业农村部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