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50517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市监食特函〔2025〕1013号
周永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紧抓“药食同源”认定契机,推动化橘红产业加速发展的提案》(第20250517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化橘红被誉为中华一宝,是广东化州特有的道地药材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中国“四大南药”“十大广药”之一。您提出的“支持化橘红产业发展”“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推动完善制定行业标准”“保护传承化橘红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品牌”等建议,对加强化橘红品牌建设、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化橘红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助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化橘红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省政府把化橘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2022—2023年共建重点项目,谋划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省市场监管局围绕充分发挥示范区推动区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加强化橘红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与化州市政府建立联动协同保护机制,推动化橘红全产业链年产值从创建前的35亿元增长到102亿元,化橘红用标企业67家,地理标志赋能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二是完善化橘红地理标志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指导茂名市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分别从种植、采收、加工、运输、仓储、销售、产品等级和溯源等环节,构建化橘红地理标志标准体系,加强化橘红产品质量管控,近年来,批准发布化橘红产业相关地方标准12项。探索建立数字化监管模式。指导茂名市建设“化橘红产业智慧信息系统平台”“化橘红地理标志信息管理系统”和“化橘红地理标志产品溯源系统”,从化橘红地理标志保护、种植加工、电商运营等领域加强管理,产品质量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监管。三是加强化橘红地理标志品牌展示推广。指导茂名市建设化橘红博览馆和化橘红地理标志主题馆,推动建设6个化橘红地理标志驿站。通过开展研学活动、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化橘红地理标志品牌的宣传。茂名市先后举办化橘红品牌(北京)MR发布会暨化橘红高质量发展活动、化橘红走进京津冀等多场高质量营销会,推动化橘红产品进行产销对接。目前,全国化橘红销售网点超1万个、专卖店1000多家,化橘红产品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亿元,有效地拓展化橘红市场,化橘红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值显著提高。四是推动化橘红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指导茂名市推动化橘红地理标志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促进化橘红品牌经济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拓展产业链条。推动化橘红深加工产业发展,化橘红产品从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发展到化橘红饮料、化橘红膏、化橘红酒、化橘红茶、化橘红即食型制品、爆珠(凝胶糖果)、化橘红精油等150多种,产品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化橘红地理标志产业与文创、旅游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建设完成平定镇大岭村旅游景区(化橘红第一村)、“南粤古道·橘香万里”广东化州市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官桥化橘红文旅产业园、丽岗尖岗岭化橘红产业文旅产业带等大型农旅融合基地。
二、加强化橘红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擦亮化橘红中医药文化名片
一是做好非遗项目基础性工作。开展年度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保护单位履职责任。该项目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3人、县级12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家,建设非遗工坊1家,建有9个化橘红专业镇,千亩以上高标准生产示范区10个,育苗基地25个,总种植面积由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时的3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3万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当地以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为契机,先后引进化橘红种植管理、质量检测等人才50多人,完成化橘红相关重大科研项目10项,近年来通过项目保护单位、传承基地等举办各类培训班,积极培养传承人,每年培训学员超1000人次。二是开展非遗项目宣传推广。化橘红工坊建设单位推荐的《化橘红中药:双手“种”出乡村累累硕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公布的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匠心独运,百年工艺酝酿橘红珍品》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并拍摄推出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短视频,综合运用媒体平台对非遗工坊进行宣传。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于202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当地政府、项目保护单位、传承基地等近年来先后建成化橘红博览馆、化橘红中药文化非遗展示厅、化橘红博物展览馆等,对化橘红非遗项目进行专题展示。广东省非遗馆专设“饮和食德”展厅,介绍化橘红等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宣传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项目保护单位等广泛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等,以化橘红非遗项目为题材,通过创作小戏、小品、歌曲、舞蹈、诗词等文艺作品50多部,并拍摄短视频进行广泛传播。组织和推荐化橘红非遗项目先后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中国国际农博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广西东盟博览会、非遗购物节、广东非遗手信评选等,大力提升化橘红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推动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当地以化橘红纳入食药物质目录为契机,打造文化夜市,设立“化橘红专区”,集中展示化橘红的历史文化、功效及创新产品;举办“中医药文化最燃夜市”等特色活动,构建多元消费场景,形成“逛、吃、购、疗、健”一体化的文旅新业态;推出化橘红文化旅游观光线路2条,以化橘红为特色的化州市平定镇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化州市平定镇大岭村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中国化橘红之乡康养度假之旅获评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化橘红康养产业小镇荣获《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单“年度魅力最具投资价值文旅项目”等。
三、支持推动化橘红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提升化橘红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是为化橘红产业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组织制定《化橘红GAP 栽培技术规程》等,为化橘红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加强化橘红标准化技术和生产模式的应用推广,建设化橘红标准化基地,保障优质化橘红供应安全。组织制定《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化橘红胎》(DBS 44/021-2023),把化橘红纳入地方特色食品范畴,为化橘红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破解市场开拓受限制的瓶颈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推动化橘红品牌建设。印发《2024年“粤字号”农业品牌培优扶强工作方案》,化橘红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化州市因地制宜做好本地“化橘红”文章,并支持化橘红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切实发挥农业品牌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开展化橘红“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打响化州橘红等县域特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在茂名化州市举行广东省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推出“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微短剧,助力打造化州化橘红区域公用品牌。三是优化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环境。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广东省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环境优化行动方案,围绕优化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管理服务、提升生产许可广告审批效能、提高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打造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等6方面,提出29条具体工作措施,推动我省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2024年,我局特殊食品处有关负责同志专程到化州开展调研,了解“化橘红”产业的现状,发展需求等。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助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化橘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推动区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落实省市场监管局与化州市政府联动协同保护机制,加强“化橘红”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特色质量监管和线上线下协同一体化治理,推动“化橘红”地理标志经营主体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指导化州市政府全力做好示范区建设验收工作。积极推动化橘红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工作,支持建设化橘红地理标志产业园区,支持化橘红产业企业参加国家重点展会和知识产权大型展会,鼓励涉农科研院所对接化橘红产业企业开展专利转化。二是积极推动化橘红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化橘红规范化种植,指导推动化州市建设一批化橘红标准化种植基地,促进化橘红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食药物质健康声称管理工作部署,积极推动以化橘红为试点物质参与国家食药物质健康声称试点工作,加快推动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期,我局将在茂名市举办保健食品企业培育会,专题讲解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和生产许可的相关法规政策,培育更多的化橘红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转型升级加入保健食品赛道,助力化橘红等食药物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讲好化橘红品牌故事。扎实做好化橘红非遗项目保护传承,邀请专家、行业代表等开展现场联合调研,支持化橘红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挖掘化橘红农业史料、传承农耕文化,鼓励化橘红申报第八批农业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体验与消费,擦亮化橘红中医药文化名片,打造中医药主题夜市、康养综合体,联合旅行社推出化橘红养生旅游线路,形成“逛、吃、购、疗、健”一体化业态。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