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个捕捞季,印度鱿鱼与墨鱼的产量显著偏低。今年业内原本寄望产量回归正常,但多数企业对能否出现类似阿根廷鱿鱼创纪录回升的趋势并不抱太大期望。来自马哈拉施特拉邦的Jeelani Marine Products公司负责人表示,本季初期捕捞量依旧不高,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明显。
该负责人还提到,类似的低产现象不仅出现在印度。智利的 Illex 捕捞曾遇到困难,美国本地鱿鱼产量也偏低,这一全球性原料紧缺对国际市场价格形成支撑。数据显示,全球冻鱿鱼和墨鱼价格自去年夏季以来持续攀升。
在出口方面,印度是世界主要头足类产品生产国之一。2024/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印度出口头足类水产品16.4万吨,出口额约7.06亿美元。其中,西班牙是最大单一买家,进口额为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4%。意大利和泰国分列第二、三位,泰国主要用于再加工。同期,印度对美国和中国的出口额分别下降11%和44%。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同样是中国远洋鱿鱼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与印度在该市场均有较大份额,出口品类存在一定重叠。
印度西海岸是该国头足类捕捞的主要来源地,涵盖喀拉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本季将持续10个月。东海岸的捕捞季已于6月15日开启,主要面向本地市场,捕捞对象以野生鱼类和对虾为主。相比之下,西海岸渔季以出口型的鱿鱼与墨鱼为核心,出口商普遍会直接为渔船提供燃料和人工等资金支持,确保捕捞作业顺利进行。
目前,部分印度出口商也在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海产品补充加工原料,以保障工厂全年运转。2024年,印度部分企业首次试水进口厄瓜多尔大规格南美白虾用于再出口。本地水产加工厂在非旺季期间也开始引进国外原料进行再加工,相关进口清关流程近十年已明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