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quera Exalmar 公司商务总监 Rafael Romano 在接受 UCN 采访时表示,秘鲁鱿鱼产业“正在从去年的危机中走出”,去年因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资源锐减、产量下滑,产业遭受重创,而今年资源明显恢复,渔民与加工厂的生产情绪普遍回升。他指出:“去年我们几乎陷入停摆,今年则迎来强劲复苏。可以说,整个产业重新获得了平衡。”
然而,产量创新高的背后,市场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Romano坦言,出口商对中国的实际库存水平“心中无数”。目前中国是秘鲁鱿鱼最大的进口国,占其出口额的 50%至60%。由于今年以来秘鲁鱿鱼集中出货至中国,若国内库存无法及时消化,价格仍可能承压。Romano指出:“只要中国市场能消化前期的库存,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但若积压过多,价格回落几乎不可避免。”
此外,今年秘鲁鱿鱼规格普遍偏大,平均重量超过 6公斤,部分甚至达到 10至12公斤。而在年初,鱿鱼的平均重量仅在 2至2.5公斤 之间。规格变化过大给出口商和中国加工厂都带来了挑战。自2020年以来,中国鱿鱼加工企业主要采购中小规格鱿鱼用于切片、调味或即食加工,而大规格鱿鱼因处理成本高、出成率低,市场接受度相对有限。
目前,秘鲁政府已宣布自 10月25日至11月25日 实施为期一个月的鱿鱼休渔期,以保护产卵种群、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休渔期内,秘鲁海洋研究所(IMARPE)将展开科学调查,预计将在年底前公布新的资源评估数据。在此之前,外界尚无法判断秘鲁鱿鱼产季是否会在年末恢复。
业内人士认为,秘鲁鱿鱼供应的持续增长叠加中国市场库存压力,使得全球鱿鱼价格进入关键调整期。对中国企业而言,短期内需密切关注秘鲁休渔期后的政策变化及新季捕捞信号;中长期则需通过多元化采购与产品结构调整,化解原料波动风险。
随着青岛渔博会进入高潮,来自秘鲁、智利、阿根廷及中国舟山、大连的鱿鱼企业正加紧洽谈合作。可以预见,未来几个月,全球鱿鱼贸易的焦点将继续围绕“秘鲁产量”和“中国库存”这两大变量展开,而这也将直接决定年末及2026年初的鱿鱼价格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