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2122172
 
 
当前位置: 食安城市 » 创城资讯» 正文

罗非鱼价格跌至历史低位!美国订单断崖式下滑,中国养殖户陷生存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5-07-02 14:55 来源:冻品攻略微信号 原文:
核心提示:2025年第27周(6月30日至7月6日),随着美国订单骤然锐减,加之产区集中出鱼高峰来临,南方主要产区罗非鱼价格跌至历史新低,养殖端全面承压。
   2025年第27周(6月30日至7月6日),随着美国订单骤然锐减,加之产区集中出鱼高峰来临,南方主要产区罗非鱼价格跌至历史新低,养殖端全面承压。
 
  美国订单骤停

  价格跌入“冰点”
 
  广东、海南两大主产区500-800克规格罗非鱼的工厂收购价,已跌至自4月份美国加征179%高关税以来的最低水平。广西地区虽尚未进入出鱼高潮,但市场报价也回落至两个月前的低点。
 
  广东一位出口企业高管直言:“7月开始,我们几乎没再收到美国订单,只能被迫减少采购。”据多方证实,美国西海岸订单在7月5日已全面终止,东海岸更早在6月便停止下单。而这一时间节点,恰逢广东和海南大量罗非鱼集中上市,形成供大于求的严重失衡。
 
  关税谈判僵持

  出口形势雪上加霜
 
  当前实施的55%关税政策,源于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临时协议,预计将持续至8月12日。海南某出口企业高层表示:“我们无法预测8月后的关税走向,只能继续与客户保持联系,维持最低限度的出口渠道。”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对白肉鱼的需求仍在,但受关税压制,采购商大多选择观望。即便有部分规格产品(如7-9盎司鱼片)价格小幅上调,也不足以弥补整体订单流失造成的空缺。
 
  养殖端承压

  产业链风险加剧
 
  市场需求骤减叠加出鱼高峰,使得养殖户承受极大压力。一位海南从业者坦言:“当前美国客户大多已完成前期备货,短期内不会再下大单。与此同时,国内大量12月投苗的鱼已达到上市标准,出鱼量持续攀升,价格难以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若关税问题无法在8月前取得进展,行业可能面临更大动荡。“现在只是开始,最难的时候还在后面。”一位广东养殖企业负责人警告道。
 
  市场信号混乱

  观望情绪加剧
 
  据美国第26周数据,冷冻罗非鱼片出现规格性价差:5-7盎司鱼片下跌0.05美元/磅,7-9盎司则上涨同幅度。这一反常现象反映出市场库存压力与采购节奏紊乱,加重了供应商的不确定预期。
 
  截至目前,中美双方尚未明确后续谈判时间表,仅表示将“保持沟通与合作”。在这种僵持状态下,出口型加工企业、苗种公司及养殖户均处于被动状态,整个产业链进入高压模式。
 
  在这一波跌势中,中国罗非鱼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短期内,任何价格反弹的可能性都将取决于中美贸易政策的实质性转折。
 
[ 食安城市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食品论坛相关讨论
 
 
推荐图文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